锄说
■万象物理■
我对土地情有独钟,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”,只要与土地亲近,我就如同西方神话中的安泰,获取到无穷之力。我任劳任怨,喜欢在朝阳中出发,打碎土地的板结,引来快乐的河水。与绿色述说美丽,让金黄倾诉甜蜜,我觉得握住了锄头,就攥住了生活的抓手,开启了幸福之门。
农耕是本色,铁为筋骨,颜如铜镜,我喜欢在季节的枝头诉说种种开心的往事。开山耘地,当结束一天的劳作,委身于农家草舍,寂寞至极,尝尽孤独滋味。不耕耘、不劳作,我将颜面蒙尘、锐利折损、锈迹斑斑。苦干、实干,才能焕发青春、增添力量。耕耘不仅仅意味着付出,也孕育着收获,收获一份内心深处的快乐。孔子曾说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。发愤用功,忘记进餐以至于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,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。在经年的磨砺之中,我早已将荣与辱置身事外,眼中只有活计,心中更有责任。
我的一生离不开耕耘,耕耘不仅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,更是源自对快乐的渴望。特别崇尚古代的老子,他的“四观”早已嵌入了我的灵魂。一是“朴素”观:崇尚天然、崇尚纯真,以本色为真,以本色为美;二是恬淡观:不慕繁华、不贪名利,以清廉为贵、以平淡为美;三是清新观:不繁复、不艳丽,清雅简洁,充满生机;四是精诚观,以诚为尊,以信为美。罗丹有一句箴言,“自然总是最美的”。以自然为本位,重实质、轻修饰,重内容、轻形式,这种美,灵动无限,既是美之极致,又是美之根源。
崇尚生态文明的朴素审美观。我的生产方式是文明与生态共生的,生活方式是低碳绿色的。但是进入了工业社会,我的朴素观被排挤,被不屑。曾几何时人们追求财富、追求享受成了价值导向,而不劳而获、生活糜烂竟成为某些人用以炫耀的资本。这些污泥浊水不断腐蚀人们健康的肌体,也快速催生着腐败官僚,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,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之“殇”。
憎恨出工不出力的。时下有些人的“懒政怠政、不作为、不在状态”,令我鄙视。如果众人皆为慵懒之辈,碌碌无为、无所事事,那么山就还是那个山、梁就还是那些梁,良田、沟渠、瓜果、粮食则子虚乌有,不可能有劳作的喜悦,更没有丰衣足食,国泰民安。
尽管同族同宗的兄弟一个个出人头地,佩刀尊贵、龙泉锋利、湛卢显赫,它们在历史上戎马生涯、建功立业、慷慨激昂,而我如同耕牛,只是终日在田地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……虽有不甘,但无怨无悔。
“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”如若有一日再入熔炉,我愿历尽千锤百炼,汲取现代科技的力量,涅重生,成为业内翘楚、国之栋梁。当然,这只是理想,也是梦想。而在黄粱梦境之外,我仍旧是我,每日辛勤,不忘耕耘,朝气蓬勃、个性张扬,至于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,则奔腾于我拳拳赤子的热血之中。
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”,踏实地走好自己脚下的路,用一颗从容的心去看沿途的风景。看着各色花朵缤纷在晴朗的天空下,每当这个时候,我便感觉世界是如此美丽。
和风徐徐会将花朵的芬芳传扬开来,辛勤劳作才能换来金山碧海,我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花朵沁人心脾的芳香,聆听到绿树迎风摇摆如古琴弦动的韵律,感受到文明社会的和谐,共同守住蓝天白云,守住青山绿水和繁花似锦,这种纯粹的快乐将始终伴随着我充盈的一生。
“我是一把锄,自尊、自爱、自立、自强”,在歌声中我耕耘、我出力、我幸福、我快乐。
(作者单位: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)